close

 不能沒有你1.jpg

 片名:【不能沒有你】(No Puedo Vivir Sin Ti

導演:戴立忍

演員:陳文彬趙祐萱林志儒

上映日期:814

 

  搶先在台北電影節觀賞本片,映後座談時我當場問了戴立忍導演一個問題,這部改編社會真實事件的電影,在最後一場戲留下了意味深長但又有些曖昧的處理,究竟它是精心設計,或者是個美麗的巧合?

 

 整個問題全長是這樣的:「本片開場打上大字卡『改編真實社會事件』。因此我請問導演拍攝本片是傾向客觀地去忠實事件,還是用自我的觀點去重新解讀?這部片以黑白電影手法結合寫實題材,形式上既像義大利新寫實電影,但影片在音樂使用等地方又聯想到日本傳統電影,比較通俗而抒情。本片的結局那場戲,男主角與女兒重逢,但他們肢體沒有接觸,我相當喜歡這個安排,但也因此想問導演為何如此安排?例如結尾那場戲,請問導演在面對該事件,即社會局的依法行政而造成父女相隔,這樣依法行事,導演個人認為是應該的嗎?」請問導演對於這個社會事件的個人觀點是什麼呢?

 

 戴立忍導演當場回答表示,剛開始是希望儘量忠實社會事件,但當他從高雄到台北一趟勘景後,他徹底改變了只是忠於事件的拍攝方法。戴立忍導演表示,整個事件最後是happy ending,如果照拍就會是個happy ending的故事,但他決定不這麼拍攝。至於為何全片作黑白電影,是因為這個故事拍成彩色「太殘忍」。

 

 戴立忍導演回答了他拍攝的手法,雖然措辭沒有「批判」,但影迷不難從這部片子看到對國家機器(警政及政府機關人員)、知識份子(如立委、媒體等)的批判。當陳文彬飾演的父親,為幫女兒報戶口入學,幾度被各公家單位互踢皮球時,目不識丁的他只能表情錯愕、佯裝笑臉、無奈接受,那是極為精采的演出,也讓他的眼淚格外掉得令人心酸。演技真實到位,但問題誰造成,批判什麼呢?

 

 電影【不能沒有你】劇情改編幾年前一則「父親抱著女兒跳天橋」的真實社會新聞。(【單車失竊記】構想也是來自新聞)。和女兒相依為命的父親,為了女兒的就學問題,苦無監護權的他為了替女兒報戶口,從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到遠上台北拜託立法委員,被依法行政的公家單位互踢皮球。父親無力對抗法律,卻始終不放棄,希望讓女兒順利入學

 

 片中有一段戲是以非法從事潛水夫工作維生的父親,所幸女兒發現管氣阻塞,才及時讓父親順利及時減壓並浮出水面,免於受傷。編導寫了段動人的對白,父親問女兒:「你怎麼看得到我?(潛在海底)」女兒說:「我看得到啊,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到啦。」

 

 「一直一直看」的女兒,有個「一直試、一直找」的父親,父女情是如此相連。就像張藝謀金獅獎【一個都不能少】,甚至迪西嘉經典【單車失竊記】,身為無力對抗大環境大都會的低社經地位的人,只能用鐵打的肉體和精神意志來對抗。看到一對困在社會底層及法律邊緣的父女,在命運擠壓下產生頑強的生命力。試圖在改編新聞事件的報導中,去經營戲劇的情感。

 

 費時兩年拍攝【不能沒有你】,戴立忍導演極為含蓄地在映後座談提到,「有個力量要我堅持某個道路」。這個道路其實應指(台灣)電影作為敘事(言說)的道路。以改編真實社會事件作為題材,【不能沒有你】企圖用影像走台灣文學的路,戴立忍像是要用鏡頭走陳映真黃春明的道路,就是「寫實」的道路。題材的選擇其實是【不能沒有你】的原力。除了政論節目的過熱外,近年台灣不論文學或電影,都呈現出批判力量的退潮。這股原力能否帶起一個浪潮,【不能沒有你】這部影片的出現是否也標誌了當前社會民生的窘困?但批判什麼呢?

 

 在技術上【不能沒有你】如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採用黑白攝影,如紀錄片不強調景深但取鏡用心,主角不停被擠壓或放置在人為空間中,如鐵絲的圍籬公家機關的窗玻璃;值得推薦是電影在聲音上做得仔細,可見導演的嚴格要求。連續兩年,台北電影節都選出了某種程度批判台北的百萬首獎作品

 

 

 不能沒有你2.jpg  

 

 至於影片如何呈現並切入抱女跳天橋事件?電影開場就是從配角林志儒與民眾一起看到電視轉播該事件,然後倒敘舖陳角色;然後回到影片開場,電影鏡頭宛如電視畫面,透過媒體鏡頭重建還原,印象深刻是男主角陳文彬的背影,大喊:「社會不公平啦」。 透過「報導」,【不能沒有你】前半段似乎在刻劃天橋抱女社會事件裡的父女,是怎樣的人。

 

 結果,天橋抱女事件做為影片的斷點,前半部人物刻劃不足以導向這個事件的發生。自天橋事件後,女兒的角色更完全消失在影片中。電影主線就是男主角父親的尋女奔波,因為社會局以無法定監護權為由,不讓父女相見。電影自此變成父親一個人的努力,也可以說是父親一個人的惡夢。這個影片結構,開場時置入了導演的觀點(看到這則新聞),再次回到事件之後,女孩不見了,導演彷彿變成男主角,電影成為一個男性在天倫夢斷的悲情中。

 

 然後,片尾當父親好不容易與女兒重逢,鏡頭裡的父女並沒有肢體上的接觸。他們重聚了,但實質上沒有。好像保留了一個討論空間:「父女相見的正當性。」導演在適法與否的監護權戰爭,與父女的天生親情間,如何取捨?我們看不到女兒的表情,也看不到父親如願以償的情感釋放;雖然沒有為商業妥協的通俗大逆轉,但是也沒有批判。

 

 這與【單車失竊記】不同,沒有女兒眼光或反應鏡頭,女孩做為監護權爭奪目標,在片中意向不明。我此時想到維斯康提的名片【小美人】(Bellissima片中的女孩也是「明日之星」爭奪目標,但我們透過「鏡頭/影片/片中片」看到小女孩的表演,小女孩就是個素人,既不漂亮也沒有表演天份,於是當飾演母親的義大利影后Anna Magnani將女兒抱走,說道:「我女兒來演戲,不是要來給你們嘲笑的。」這個操作與情節設定清楚呈現導演維斯康提的意圖,無辜的女孩被母愛保護,而當明星的利益誘惑著低收入的家庭,擲錢投資女兒學習(才藝),放手一搏,結果是階級地位終究無法扭轉,但一家人關係更緊密,那才是「用愛(親情)對抗不景氣」【小美人】片中的母親和【不能沒有你】片中陳文彬飾演的父親角色,是個極好的相互對照,也能清楚看出【不能沒有你】少了導演「清楚/強烈/批判」的觀點。

 

 回顧【不能沒有你】整部電影,不難在單場戲中看見戲劇的衝突和緊張,如警察上船搜查政府機關人員的冷漠對待議員立委的便宜行事、媒體的濫情操作,但這些衝突多半建立在觀眾對國家機器、執政政府、知識份子等,「普遍」感受到的失望與虛假。這種對社會、媒體、國家機器的反感,其實就是大多台灣人的不滿。「改編真實社會事件」在此成為催化這種反感情緒的工具。導演在執行戲劇時,確實以沈穩的鏡頭和自然的表演,經營出紀錄片般的寫實力道。電影就敘事內容像是改編長篇原著小說般,只是將事件取材組合。結果【不能沒有你】為我帶來了一絲傷心,但沒有憤怒。

 

 親情大過天?還是依法保護有必要性?這個父親真的有能力給妹仔最好的生活嗎?【不能沒有你】在氣質上符合了人們對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的投射,卻又向日本傳統電影傾靠。反過來講,它本質上是日本傳統通俗電影,但它包裝出新寫實電影的氣質。我想很多觀眾會和我一樣陷入迷霧,【不能沒有你】讓我們注意到這個事件,但沒讓我們釋放情緒,也甚至沒有架構起「討論空間」,討論這個它改編的真實社會事件,如果重演(電影就是再現/重演),有沒有好的改變?結果,它只是再現了現在普遍對社會不滿的觀眾的負面情緒而已。

 

 如果這個真實社會事件重來,【不能沒有你】這部電影,有提供任何改變的機會和空間嗎?肯洛區的【甜蜜十六歲】【吹動大麥的風】,用暴力的槍殺手段結束;【單車失竊記】用兒子目睹父親的偷竊,見證環境的惡劣無望;有批判力量的電影不避畏通俗的情節和操作手法,【不能沒有你】最後和我也有一江之水的距離。我想到天橋上女孩緊抓住父親的模樣,結果我們又回到媒體報導的那個事件中,那個普遍存在當前的社會情緒中,回到原地。

 

  我其實感覺戴立忍導演在拍攝【不能沒有你】時,是盡量忠實於社會事件。至於對社會的批判和不滿,則是普遍對知識分子社會階級政府媒體採取概括甚至刻板印象式的不滿。導演表示拍攝本片並非要觀眾同情片中父女處境,以片中的沈穩鏡頭、錄音成音及音樂選用,加上陳文彬趙祐萱林志儒自然生動的驚人演技,以導演的執導功力,,未處理成頂級通俗劇,非常可惜,或許【不能沒有你】會更容易打動一般觀眾,並點出當前民眾對社會普遍的失望與無力感。如今的「開放式結尾」給予導演主觀的藝術高度,但對於要深入或精準的批判無助。片尾父女沒有肢體接觸的重逢,在我心中是個美麗又心酸的巧合

 

  【不能沒有你】做為今後台灣新寫實電影可以是一個出發。在此恭喜【不能沒有你】勇奪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不過我還是不可免俗地要敬佩戴立忍導演和演員陳文彬趙祐萱與林志儒,花費兩年時間為台灣電影付出的努力,並如此執著且堅持完成一部符合當下情緒的電影,並試圖讓觀眾在感動之餘,試圖去反省,反省正是進步的開端與力量/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rick, pm1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