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APPLE2.jpg   

影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導演:九把刀

演員:柯震東、陳妍希、彎彎 

上映日期:819

 

台北電影節首映後,週遭不少朋友都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很好看在已有好口碑的預期心理下我也趕著去看這部以青春歲月為題材的電影,果然熱血而令人愉快 

 

 熱血熱身體。這部青春電影無論影像或使用語言,都熱炒肉體,拋出非賣弄性感的肉體武器。明顯如男主角大量時間裸體、某個角色全時間勃起,其他包括宿舍的集體打手槍與宿舍浴室的四腳獸傳說等橋段,突顯荷爾蒙過剩;就連幾個主角在廁所小解時,下完戰帖之後,也得要正對鏡頭「夾個冷筍」。

 

 這些直接的指向肉體及器官,因為男主角帥氣青春,女主角毫無物化的裸露,甚至片中的女性如【哈啦瑪麗】般,貼上夢中情人標籤,成為優化物種,故不至於低俗。觀眾始終維持著高昂的觀影情緒。

 

熱血熱語言。片中有很多語言上的熱血,如「笨蛋」「幼稚」與「I FUCK YOU」,都是有重音(類髒話)的直白。導演樂此不疲地玩弄這種說話者和受話者之間,攻擊反應間的反差,好比男主角總迭忙強調「我不是笨蛋」。 

 

熱血熱速度。電影開場是男主角柯震東騎著單車,單車的加速度下,以快速蒙太奇將角色人物以漫畫般連續登場,搭配張雨生的音樂,青春既快意又飽滿。電影選用活潑的鏡頭,從場面調度到剪接,都以商業電影的短鏡頭組成,節奏明快,且敘事焦點清楚。

 

確實,【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部熱血的電影。當考試可以變成很熱血的一件事。可想而知其他事豈不是要熱血沸騰了。

 

 為什麼熱血可以一直戰鬥下去?而且不感到無聊?因為它有備而來。

 

本片是暢銷作家九把刀首部執導劇情長片。這次他選擇有個人半自傳色彩的小說作品出發,用親身經驗當作他危坐導演椅的靠山,在Action和Cut之間,講述他的青春經驗。我和觀眾一樣,都是第一次體驗九把刀的青春時光。

 

因為是九把刀的半自傳。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鬼才人氣作家,青春生活或他自己眼中的青春生活,想必精采;或者觀眾也想比較自已,看看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有些什麼不同。

 

這部電影至今最大的賣點就是九把刀,這是圍繞著電影如土星衛星般的光環。何以刀大能不停戰鬥而始終熱血呢?

 

事實上,如果不是九把刀「半自傳」,這部電影少了特殊性。因為九把刀的關係,所以敍事可以硬插入一段自由格鬥大賽。(若是專業製片恐怕劇本就會刪掉,以「非關敘事主線」刪去不拍,而不像現在非但拍下來,而且是堪稱全片數一數二費工的橋段拍下來,並無畏地插入影片)。

 

但是,沒有這段戲就不足以成立九把刀的電影。不足以印證那「不用向你解釋」的就是要幼稚,不足以印證「人生有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啊」。就是這樣吧。九把刀企圖把大量的「徒勞無功」,「幼稚」而任性的堆疊起來,來傳達他對青春的看法。

 

只不過如今已不是青春少年的九把刀,在綜合這些徒勞無功時,可是有備而來。

 

電影再現的力量,讓「回不去」的原始匱乏心理,有了「再一次」的補償。不過九把刀憑個人經驗在導演椅上復刻青春的同時,我們都有理由相信,這不僅是復刻版。

 

甚至是改良版。藉個人經驗做原型,挑選更俊俏的演員,用心在更講究的光影。

 

演員的選角及塑造成功。柯震東戲味夠、戲份足,毫不生澀,可望一鳴驚人;陳妍希則是以靜制動,這是聖女情結甚至【哈啦瑪麗】的拍法,觀眾被說服相信,沈佳宜沒拍出來的一定還有很多的更好,不容罝疑的好。

 

講究的光影在於全片以商業電影的拍法操作,畫面色調清新唯美,光影語言豐富,並努力刻劃呈現主要演員的特寫表情及明星魅力。電影預告就可以看出來,除了純愛電影慣見的逆光外,場景打光及影像質感都有到位。場景燈光設計完成後,再進行場面調度,最後以剪接和動人的音樂完成,是有思考的拍法。

 

雖然對外都說成員年齡都不超過38歲且第一次拍電影,本片影像敘事在技術上並不青澀且下足工夫。我喜歡兩人從人群中用電話通聯,各自跑出人群走到無人街景,在月下對話的那場戲,那是戲劇。

 

本片從小說搬上大銀幕,確實在敘事上有依電影而改寫。本片固然仍有作家轉電影時,不免使用大量第一人稱旁白敘事的情形,畢竟對完全戲劇的控制功力尚稱不足。不過長期創作故事的九把刀,在舖陳劇情或設計對白上,自能掌握讀者和觀眾反應。

 

當然,九把刀自己知道敘事是強項,所以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他挾自身優勢,明顯拋出大量武器,不浪費時間賣弄文藝腔情調,不讓情緒冷場

 

單純就劇本改編來看,如果看過小說,就會知道本片就原著改編幅度不小。例如男性配角簡化為胖子、台客、書呆子籃球手,僅賦予功能性的存在;甚至主角沈佳宜的性格,彎彎角色的加入,都是電影敘事上的重新書寫,主角柯景騰唯有在電影,才有那種幼稚一身輕的騎士精神。

 

我抱著九把刀執導的心情去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真的看到導演在敘事、演員、光影,再下戰鬥功夫,所以我說這部電影有備而來。

 

APPLE1.jpg  

 

 

甚至可以這麼說,原著故事是九把刀,導演用了「十把刀」。

 

 這十把刀下的工夫我看到。此外,片中種種九0年代的音樂、明星等文化符號,喚起我鄉愁的浪漫。我格外感到慶幸九把刀彷彿用自己的故事,讓青春的「幼稚」理直氣壯。這部片將幼稚合理化的力量,非常驚人且對我受用。

 

 因為這樣幼稚,使我任性地找到感動。看完這部電影,我不會去計較為什麼找帥氣的柯震東演柯騰,為什麼沈佳宜沒選擇柯騰。為什麼九把刀的人生會出現彎彎,(簡直是幼稚系的幫兇),為什麼會看到俊男美女偶像劇。

 

 因為電影是再現的現實,是改良版啊!而且我真心相信九把刀,如此解讀青春,如此堅持熱血,如此曾經幼稚到底,並品嘗出值得的滋味。「青春無畏」在104人力銀行是找不到的,你看電影裡男孩長大後都成了庸碌的上班族。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確實充滿活力,它熱血而無畏,它不要做一個成長電影,而只要做青春電影。只要任性。只要沈佳宜是追不到也回不去了,這樣就好,青春就是這個樣子。

 

 實際上,電影裡的角色都是劇本寫好的人物,並不是戲劇生成了角色,例如沈佳宜沒有選擇也沒有因果,主角們並沒有因片中劇情牽動而有所成長(就說不是成長電影)。作為九把刀半自傳電影,沒有任何跡象解釋何以柯景騰能茁壯成為現在的九把刀(或者說電影裡也沒有提到過「九把刀」這個名字)。

 

 也就不算半自傳電影,而是青春純愛電影。不是成長電影而只是「青春電影」,我的意思是說它只是一個對青春的緬懷,和浪漫化的再現,只要氣氛,不求因果。彷彿只是做了一場夢而已。改良版究竟還是不是九把刀的真實故事,我已不在乎。因為看電影的我們心裡明白,自己夢裡的版本,那柯景騰也不是柯景騰,沈佳宜不是沈佳宜。但可以接受我是柯震東,而她是陳妍希。

 

九把刀自己說希望沒看他的書的人,看過這個電影也會喜歡九把刀。我相信會的,說不定還有不識他小說的讀者,真以為他比韓寒還俊俏,專情又愛小耍帥,如此可真會紅到火星了。也很有可能電影上片後,明星的光環會交棒給柯震東和陳妍希,而成為偶像。演員能演到這樣形象清新陽光,且有大量特寫生動表情的電影,稱得上是星運。

 

儘管,這樣不問因果的電影,就沒有立體的人物性格,就沒了人性。片中那個反叛教育、反叛教官的柯景騰,就只是為反叛而反叛,沒追到沈佳宜卻也說放棄就放棄;可以說九把刀這部電影,追求的女孩本身是一片湖,九把刀盡取大量漂亮卵石,使勁地打水漂,觀眾根本看不清湖心,只能看到打水漂男孩的側身和背影。只能說,那水漂打得是水花不止,噱頭十足。

 

沈佳宜究竟有沒有追到,如同希區考克的McGuffin。或者,沈佳宜從來就不是被追逐或被獵捕的對象;它是自由、浪漫與理想的化身,它應該是無羈、無屬、無欲,註定逝去的美好,一如青春。追求沈佳宜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事啊,但還是要熱血地去做,拿出十把刀的氣力去做,才夠幼稚,才算青春吧!

 

青春理直氣壯的幼稚。就像【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電影給了我們逃避的屋簷我在這電影裡真的看到,也相信九把刀篤信:青春理當幼稚和熱血。當他這樣拍成電影,我真的爽了一次/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rick, pm1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