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soners  

【私法爭鋒】(Prisoners)

導演:丹尼勒維納夫(Denis Villeneuve

演員:休傑克曼、傑克葛倫霍、梅莉莎李奧、泰倫斯霍華、薇歐拉戴維斯、保羅丹諾

上映日期:104

 

 

 

 【私法爭鋒】是今年觀影最大驚喜之一,看得晚了,但太好看趕緊推薦。本片是以【烈火焚身】(Incendies)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加拿大導演丹尼勒維納夫(Denis Villeneuve)首度進軍好萊塢新作,由休傑克曼和傑克葛倫霍主演。能編能導的丹尼勒維納夫,這次選用【禁運品】(Comtraband)編劇Aaron Guzikowski原著劇本,描述木匠休傑克曼因愛女失蹤,救女心切,一方面由傑克葛倫霍飾演的警探追查案件,一方面休傑克曼飾演的父親則鎖定自己認定的疑犯,不惜動用私刑,挑戰道德界線。電影以極冷冽而血淋淋地呈現兒童失蹤案發生後所導致連串的人性悲劇,迥異於好萊塢的溫情逃避,它痛苦而絕望。

 

 

 這幾年來我好萊塢犯罪電影看得較少,除非是大導演拍攝的電影如【索命黃道帶】,同樣時間我寧可去讀一本小說,最近讀了約翰哈特《最後的守護人》(The Last Child),同樣是失蹤兒童,十三歲的男孩強尼一家人因為妹妹艾莉莎失蹤而分崩離析,強尼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找到妹妹。這本小說的地點在北卡羅萊納州,如同另一部改編成電影即將上映的小說《惡女心計》(Serena),故事地點也在北卡,【私法爭鋒】則在它更下方的喬治亞州,這些位於美國東南部的幾州乃是北美印第安切羅基族(Cherokee)的分布區。整塊阿帕拉契山區,蘊含著豐富的山林,由於地緣歷史及景觀風貌,讓美國南方小說大吹新浪潮,迥異於以往著重在大都會城市犯罪的題材,結合神祕玄怪及黑暗故事,來反諷人性的扭曲和渺無希望。

 

 

 【私法爭鋒】最令我驚豔是它長達153分鐘的片長,在導演精準掌控演員及劇本的結果,它竟比一本小說還緊湊刺激,整部電影緊扣在導演城府之中,非到圖窮匕現,不見廬山真面目。果然加拿大導演丹尼勒維納夫帶來迥異於好萊塢的情節舖排,它選擇在喬治亞州的冬季拍攝,就好像當年同樣是來自加拿大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拍攝【針鋒相對】(Insomnia),利用阿拉斯加極晝造成的「失眠」,來刻劃警探艾爾帕西諾,在追查殺人犯羅賓威廉斯時,無法正確判斷且準確執行追捕行動,雙重的身心煎熬。離開都市而進入陌生地帶,營造多一分恐懼心理。

 

 

 【私法爭鋒】所選擇的喬治亞州阿帕拉基山區(Fairmount以往正是印地安切羅基族的首府)。同樣在開場時呈現出鮮為人知的地貌,就像【針鋒相對】的阿拉斯加,【私法爭鋒】就在感恩節的冬季,在這片林木蒼鬱、人煙罕至的地區,發生了兒童失蹤案,全片籠罪在一片絕望的悲劇氣氛下,刻劃一群在信仰邊緣掙扎的人。

 

 

 【私法爭鋒】的原文片名「Prisoners」,指的是囚犯,複數,一群囚犯。牢房有有形與無形的牢籠。有形的牢獄是司法,關人間的罪,無形的牢籠是私法,處刑的是魔鬼。電影裡加害者失去信仰、受害者若非身陷酗酒藥癮、就是遭受惡魔調教引誘,結果受害者也變成加害者。警察則是崩解的一群,獄警若非自殺,就是變成邪惡兇手,或者無異於囚犯,坐困在自己的執法身份中。

 

 

 全片的演員都是一流,包括休傑克曼、傑克葛倫霍,配角陣容包括梅莉莎李奧(【燃燒鬥魂】)、泰倫斯霍華(【街頭嘻哈客】)、薇歐拉戴維斯(【姐妹】)及保羅丹諾(【黑金企業】)。其中傑克葛倫霍突破外型限制,重現【索命黃道帶】裡見識魔鬼亦正亦邪的演技,他向來無辜純潔的眼眸在他刻意設計的眨眼動作下,呈現一種詭異的壓迫。但最值得稱讚仍是休傑克曼,他一反優雅紳士或金鋼狼的猛男形象,以極具威脅性的表演方式,他就能做到哭腫雙眼般連眼瞼都有戲,休傑克曼在表演設計的細膩其實不容忽視,而能在外籍演員如過江之鯽的好萊塢站穩一線男性地位。這部電影裡休傑克曼的演出依舊搶眼,無可挑剔。

 

 

 影片裡說「為何要發生兒童綁架案,就是要向上帝宣戰,要人們失去信仰,因此變成魔鬼。」【私法爭鋒】把黑暗拍得太抑鬱,細節又過於寫實,全片杳無人煙的社區,一場燭光祈禱會才赫然發現,這社區裡竟然住了不少家庭,孩童也不少。只因為這是個罪犯綁架兒童超過上百件的地區,難怪鏡頭下的林邊小鎮像個空城,電影裡精采的細節不勝枚舉。

 

 

 還是要再說一次,【私法爭鋒】把黑暗拍得太抑鬱,細節又過於寫實。它就像沒有天降蛙雨洗滌救贖的【心靈角落】(Magnolia),它就像沒有蘿拉琳妮抱住西恩潘的【神祕河流】。【私法爭鋒】的結局極其冷冽鋒利,罕見好萊塢電影的精采結局,萬鈞力道就傾注在女孩看著傑克葛倫霍的眼神。女孩一雙眼睛空洞無神黯淡,毫無獲救的感謝或興奮感,毫無終於面對救命「英雄」的喜悅或感動。為何冷眼相對?因為在她眼前的人是一個警察啊!

 

 

 不是警察不會有囚犯。【私法爭鋒】原文片名「Prisoners」,除了指有形牢中的囚犯,也指無形的牢。這個牢籠是他們的「身份」,每個人都困坐在自己的身份裡,身份成為自己的牢籠。母親保護兒子、父親保護女兒、警察保護嫌犯、家庭保護鄰人、神父要保護告解而祈求贖罪的人。美國文化及其意識形態象徵的民主,就是要追求個人主義,要名正言順,可是如果每個人都做自己該做的事,為什麼造成這麼多悲劇呢?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最後我要說,電影裡有個FBI自己寫的書叫做《尋找失蹤者》(Finding the invisible man)。原來是個虛構的搜查故事,書末有個無解的迷宮。【私法爭鋒】裡的迷宮,是一路向主角傑克葛倫霍打開的。這個片中沒有家庭的人,是個破案率百分百但沒人愛的警察,「人沒找到大家一樣會恨你」。他不只是在坐警察的牢,片中一語帶過,他住過六年少年感化院,他早已嚐過當囚犯的滋味了。

 

 

 最後他為何會聽到哨音?因為罪惡與罪犯就是會找上他,所有犯罪事件甚至整部電影,都可視為對他,或者對司法/權力的一大挑戰/挑釁。這部電影裡沒有人不在受罪、不在坐牢、不在絕望中。【私法爭鋒】是一個醒不來的惡夢。

 

 

 最後我要再說,【私法爭鋒】或許不是影藝學院的菜,因為它訴諸黑暗扭曲絕望的人性角落。一群信仰上帝的人置身在印地安阿帕拉契山區,仰望上蒼追問:「為何帶走我的孩子?」就像1982年柯斯塔加華斯(Costa Gavras)執導【Missing】和2007年【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一樣,它們分別在坎城及威尼斯影展大有斬獲,但在奧斯卡輕描淡寫而過。

 

 

 【私法爭鋒】可以被視為後911電影,你把小孩子放到莫名其妙又陌生的地方去,你想要對抗恐怖主義。恐怖主義可不會給你正義或真相。如果美國影藝學院或美國觀眾想要【亞果出任務】,身為台灣影迷你可以看加拿大導演丹尼勒維納夫的【私法爭鋒】。他告訴你美國人想要找東西時可不是喬裝打扮而已,他們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找。你快去見識一下,為何美國開票兩千萬美金榮登冠軍,拍得這麼好的電影,最後六七千萬就要下片了,because 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rick, pm1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