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er  

【戰爭遊戲】Ender’s Game
導演/編劇:蓋文胡德Gavin Hood

演員:亞薩巴特菲德、哈里遜福特、班金斯利、薇歐拉戴維斯

上映日期:12月20日

 

 【戰爭遊戲】由【X戰警:金鋼狼】南非籍金獎導演蓋文胡德,親自執導並改編1985年囊括科幻小說界最高榮譽雨果獎和星雲獎,由美國作家歐森.史考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創作的經典同名小說。經由搬上大銀幕讓全球更多觀眾見識這本科幻名作確實值得喝采,這本鼓動優越、鼓勵競爭、且易催化青少年認同暴力及遊戲世界的作品,有恐引來美江要斷它鎖鏈。確實本書改編電影有其難度及風險,然而編導蓋文胡德以兼具執行力和魄力,選擇適合的路徑,編寫不偏激鋒的劇本,選用出色演員,打造令人驚喜的科幻場景及特效,敘事節奏穩健而引人入勝。在【星際爭霸戰】【普羅米修斯】【飢餓遊戲】之後,【戰爭遊戲】有極好的參考基準,導演也拍出具有摩登光采的科幻電影,儘管它不挑釁、無驚人啟示,依舊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哈里遜福特和飾演主角安德的演員亞薩巴特菲德皆是一時之選。

 

 《戰爭遊戲》原書出版於1985年。除了書中的科技想像之外,原作中主角安德僅有十歲,被訓練成人類對外星生物作戰最高將領。驚人之處其一是展讀故事時,仍能感受這些星際小將們的稚氣未脫。往往在間隔閱讀的空檔,才油然升起毛骨悚然的恐怖感受。一群十來歲的少年,在高舉為人類存續而戰的大旗下,只因年少無雜念才是高階強大的殺人機器 他們必須接受軍事訓練,提前經歷成人化的種種精神折磨。 

 

 好比書裡一開始就出現心理輔導官,以戰爭為題材的創作中,這樣的角色提供反思戰爭的拉力,牽制著作戰。他們同時判斷兒童心理是否適合且能否繼續領導作戰。原作開場便是成人在背景對話,象徵看不見的權力,被選中的少年則成為被監視及實驗的對象。施予訓練、命令及實驗孤立,原作其實有其尖銳及殘忍。

 

 儘管書裡不忘提醒這些少年主角都是天才早慧的精英,電影反倒比較淡化,不讓他們顯得冰冷可怕,倒像一起享受冒險的同伴。除了主軸較溫和外,電影基本上都仿照原作,唯有一處明顯省略是安德的兄姐彼得和薇倫泰在地球的權力爭奪。 

 

 簡單來說,【戰爭遊戲】電影比較偏重如何發掘並彰顯安德的領袖特質,其中包括魅力及缺陷,並藉由領袖來形塑對於戰爭本質的理解與想像。一部分跟【飢餓遊戲】【星際爭霸戰】都有相似之處。因此【戰爭遊戲】中的成年人所象徵的權力,包括來自人類群體或單純來自上位者的權力,都淡化處理。減弱階級或上位權力對少年主角們的壓迫及宰制,而較突顯少年同儕間的衝突較勁,作為強化他們對抗外星蟲族的必經訓練。

 

 大部分的故事都跟隨書的章節及內容搬上大銀幕,這部在美國列為PG-13的影片,已預先考量避免原著中可能引起家長反彈壓力迫使戲院禁演的元素。若做為娛樂電影,【戰爭遊戲】在執行面上其實相當紮實。幾場戰鬥學校無重力室的遊戲訓練及畢業特考,不僅有娛樂效果且節奏相當緊湊刺激,即便無興趣思考電影之外關於人類中心權力宰制及少年窮兵黷武等嚴肅思考的觀眾,也能感到滿足。

 

 影片的靈魂人物是飾演主角安德的演員亞薩巴特菲德,他外型亦正亦邪、尚未完全性成熟的模樣,成功駕馭安德的種種可能性:高智商、脆弱、獨裁、群體依附等。他與哈里遜福特的對戲也很出色。導演蓋文胡德轉化安德因高智能而潛在的暴力、權謀、殺戮,表現成一種異常的敏感性,演員亞薩巴特菲德成功地傳達出這份敏銳。

 

 總之編導蓋文胡德制定在「遊戲」的大框架下來完成這部影片,不去挑動爭議。他做了必要的取捨,讓這部電影聚焦在與蟲族作戰的任務,【戰爭遊戲】在穩健敘事和令人眼亮的視覺細節中,觀眾經歷一場星際作戰,這場人類反攻蟲族的前哨戰中,安德就像電玩遊戲終於破關,而與大魔王見面。

 

 蟲族究竟如何思考?書中描述第一次蟲族作戰時,英雄將軍梅哲瑞肯成功摧毀蟲族母艦,其他蟲族同一瞬間死在崗位上。何以蟲族「全體的想法都當下的、一起的、立即發生的?」作者構築一個末日圖景,來為蟲族之異於人類拉出一個距離。面對這個現象,作者來呈現大人和少年將領之間,對蟲族的作戰不同的思維。

 

 片中安德的取勝方式,是為求最後得勝不惜全體犧牲;相比於女王受襲蟲族全面潰敗,兩方間都突顯出「核心/領袖」的重要性。觀眾不妨試想,這個故事裡對決取勝的方式,不正是西洋棋和象棋的玩法,都是「將死」(checkmate)。由是觀之,遊戲的設計使得劇情重點不在於人類取勝及如何取勝,作者真正想透過這場戰爭戲戲來寄託的,乃是領袖面對戰爭的想法和心態。

 

 蟲族如何思考?相對地,人類如何思考?終於,安德表達如果是真的戰爭,他不會這樣做。無論外星生物是否存在或有何智慧,安德秉持的觀念正是人性,高貴的人性,片中的大人們為求得勝及面對異族,忘記了或放棄了的精神價值。 

 

 安德說:「種族滅絕」(genocide)。雖然只是十來歲孩子,卻能楚明白自己領導戰爭所帶來的結果。安德的領袖才能與精神高度證諸於他對這場人類與蟲族戰爭的理解與認知:「所以整場戰爭的起因,就是因為我們無法彼此溝通。」面對殺戮及未知,瞭解敵手不單純為了取勝,溝通是必要。

 

 電影結尾有一幕導演打造蟲族。一時間我想起導演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黑幫暴徒】(Tsotsi),暴徒正是從滿身爬過的螞蟻群中,抱起了嬰兒。當我們都聚焦嬰兒身上時,編導蓋文胡德是否眼光也想像著螞蟻,或螞蟻如何思考?

 

 也許是蓋文胡德本質的溫暖和對多元的包容,讓【戰爭遊戲】在將近三十年後搬上大銀幕,既不失製作水準,又能以更高的人性溫暖,去與未知溝通。儘管我不認為安德的角色合理,這名少年領袖的智慧和情操儼然是萬中選一的「超強」人類,既已超越人類,我也不會因他領軍人類得勝與否而喝采或失望。

 

 至少安德不是終極毀滅的終結者。電影【戰爭遊戲】聲光娛樂俱佳,片中這場戰爭遊戲只是挑選及肯定未來領袖的一場前哨戰。至於從作戰中誕生的少年會產生什麼心理變異或將會策動怎樣的人類未來,究竟如何思考戰爭,電影沒有延伸探討。總而言之,【戰爭遊戲】是一部紮實的娛樂電影,一場遊戲俱有視聽之娛,就這部原作的改編,導演有其勝場,我覺得誠屬難得,值得推薦。/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trick, pm1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